来源:80s电影网 人气:加载中 更新:2022.11.17
原标题:《独行月球》:科影融合之路任重道远
电影《独行月球》是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电影讲述了人类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小行星撞地球危机而实施“月盾计划”。沈腾饰演的独孤月被“意外”地留在了月球基地,于是,一人一袋鼠开始了在月球上的搞笑日常。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相隔38.4万公里的距离,上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天上与人间交互联动的悲喜剧。
《回到未来》(1985年)剧照
《独行月球》的定位是“科幻喜剧”,但放眼全球科幻影视作品,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回到未来》系列。究其根本,虽然同为类型电影,但科幻电影和喜剧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类型核——科幻电影的类型核是“基于科技造物的视觉奇观”,喜剧电影的类型核则是“通过对人、事、物及行为的夸张、变形来制造笑点”。这两种类型核并不完全兼容,因而作为一种类型融合的题材,科幻喜剧电影必然要有所侧重。
中国电影人似乎对科幻喜剧情有独钟,早有1991年上映的《隐身博士》,近期则有香港电影人参与的《机器侠》(2009)和《美人鱼》(2016)等作品从总体上来说,都是偏喜剧类型,“科幻”基本上都是作为背景要素存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特效制作能力和创作理念都不足以支持制作高水准的科幻电影,另一方面则是顾虑电影市场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接受程度。但随着《流浪地球》的成功,国产科幻显然不再需要搭喜剧的顺风车。尤其是2020年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科幻十条”,明确了“科影融合”的政策导向,并在后续建立了一系列专责机构,负责政策落地。这就为提高中国电影从“外”(电影技术层面)到“内”(剧作层面)的“含科量”提供了保障。而《独行月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颠覆了以往国产科幻喜剧电影“喜剧为体,科幻为用”的基本模式,是一部真正建基于科幻的喜剧电影。
虽然票房数字爆炸式增长表明了观众对《独行月球》的认可,但在影评领域,《独行月球》却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科幻圈背景的影评人一般都对其采取高度肯定的态度,而其他影评人往往在认可其作为科幻片“确实够格”的同时,对其喜剧部分表达了不满,认为尽管有“沈马CP”的加持,但其中的喜剧段子依然没有突破开心麻花以往的套路,而且分布呈现前重后轻的不均衡结构。甚至有人直言,《独行月球》是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一剧作原则,当成了剧作结构来使用,“尴尬到能用脚指头抠出三室一厅来”。尽管这些评论有戏谑的成分,但并非全无道理。
《独行月球》剧照
中医当中有个概念,叫“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说器官的健康情况是相互关联的。在类型电影的领域,喜剧片和恐怖片也是这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因为这两种类型的电影都是直接通过视听语言诉诸于观众的基本情绪,因而从理论上说它们是能调动最广泛观众的电影类型。不过,由于国产恐怖片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促使喜剧片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当之无愧的顶流类型。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崛起,原本被包裹在影视等“长视频”剧作中的喜剧段子被解离出来,在没有铺平垫稳、没有三翻四抖的情况下,直接塞给用户——在短视频的场域中不存在传统影视意义上的“观众”。长期浸淫在短视频里的用户,早已被“直塞式”的逗笑方式驯化,对传统影视中的喜剧呈现方式表现出不适应。不适应的并不仅仅是观众,还包括编导团队,他们更愿意在电影中加入连珠炮式的包袱——只要观众笑了,目的就达到了,并不看重这些包袱与整体剧作的协调性。这也恰恰是《独行月球》作为喜剧片的短板的根源所在。
由此可见,通过科影融合让《独行月球》的“含科量”上升,的确令其成为一部水准以上的科幻片,但宣发团队和影评人念兹在兹的“含(沈)腾量百分之百”,却没有让《独行月球》在喜剧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诚然,整个媒介生态的改变,不是电影人所能够掌控的,但也并不意味着要随波逐流。
当年,作为一代科幻经典的《回到未来》,就是以时间旅行题材中最著名的“外祖父悖论”为全片的剧作核心,所有的喜剧桥段和包袱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科幻核心展开,把各种有关时间旅行的硬核科学假说,以普通人容易理解的剧情呈现出来,将科幻与喜剧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成就了其经典地位。这或许才是中国科幻喜剧电影未来应该有的样子吧。(作者:刘健,系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若80s电影网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
请在留言处留言 我们会在3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